服務熱線
18127993046
Related articles
非特化妝品檢測全解析:法規、項目與標準指南?
?一、非特化妝品的定義與監管背景?
非特殊用途化妝品(簡稱“非特化妝品")指除染發、燙發、祛斑美白等9類特殊化妝品外的普通化妝品。根據《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》(2021年實施),非特化妝品實行備案管理,需通過安全性和功效性檢測方可上市。
?政策依據?:
《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》(2015年版及后續修訂)
《化妝品注冊和備案檢驗工作規范》(國家藥監局公告2019年第72號)
?二、非特化妝品核心檢測項目?
?微生物檢測?
項目:菌落總數、霉菌和酵母菌、耐熱大腸菌群等
標準:GB7916-1987《化妝品微生物標準檢驗方法》
?理化指標檢測?
項目:pH值、重金屬(鉛、砷、汞、鎘)、甲醇(含酒精產品)
標準:GB/T7917-1987《化妝品衛生化學標準檢驗方法》
?毒理學試驗?(部分產品需補充)
項目:皮膚刺激性、眼刺激性試驗
標準:GB/T15670-2017《化妝品安全評價技術規范》
?功效性檢測?(如保濕、清潔等宣稱)
方法:體外試驗或人體試用試驗
標準:T/ZHCA001-2018《化妝品保濕功效評價指南》等團體標準
?三、檢測流程與中科檢測服務優勢?
檢測流程?:備案申請→樣品提交→項目檢測→報告出具→備案公示。
中科檢測服務亮點?:
資質齊全?:CMA/CNAS認可實驗室,覆蓋全項檢測能力;
高效合規?:熟悉備案流程,縮短企業上市周期;
定制方案?:針對不同產品類型(如面膜、洗護類)提供精準檢測建議。
?四、結語?
非特化妝品檢測是保障產品安全與合規上市的關鍵環節。企業需結合產品特性選擇對應檢測項目,并依托專業機構如中科檢測,確保數據quan威性與法規符合性。
非特化妝品檢測全解析:法規、項目與標準指南?